"收納女王"近藤麻理惠:整理是節慶,不是每天要做的事
- The Editor
- Jan 30, 2023
- 3 min read
"整理是節慶,不能每天都整理。"聽聽以斷捨離收納法風靡全世界的收納女王 -- 近藤麻理惠對"家居整理"的觀念。

※ 本文摘自《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》,原篇名為〈整理是節慶,不是每天要做的事〉
在整理講座上,我突然說出的這句話,讓在場的客戶瞬間全都怔住了。
關於整理的理論是百家爭鳴,連我這個自認為對整理研究得相當透徹的人都覺得,應該還有我不知道的整理方法,因此我要特別聲明,這只是針對我的方法而言。
整理要一次就結束。
正確地說,應該一次就把它做完。
如果你認為整理是幾乎每天都要做的日常作業,請明白這可是天大的誤會。
整理有兩種:"日常的整理"與"節慶的整理"。所謂"日常的整理",單純指"東西用完後,放回原位"。不管是衣服也好,書或文具也好,只要人類需要使用物品過生活,這件事就一生跟隨著你。
但是,我想透過這本書告訴各位的是,請盡早完成"節慶的整理"。
在完成了一生一次"節慶的整理"之後,就能在這個整潔的房間裡,度過如你所願的理想人生。請捫心自問,在快被東西淹沒的狀態下生活,你能夠感受到真正的幸福嗎?
如今,多數人所不可或缺的,不正是這種"節慶的整理"嗎?
然而非常遺憾的是,多數人都沒有進行"節慶的整理",一直住在有如倉庫的房間裡,每天的生活都被"整理"追著跑,忙得不可開交。無論怎麼整理,就是整理不好。然後拖拖拉拉地持續這樣的生活十年、二十年。
老實說,如果不完成"節慶的整理",就絕對做不好"日常的整理"。這麼說一點也不誇張。
只要一次完成"節慶的整理","日常的整理"就只是把用完的東西放回原位而已,你甚至不覺得是在整理。
我為什麼稱這種整理是"節慶"呢?因為我認為在某種意義上來說,以高昂的情緒、在短時間內完成非常重要。畢竟,人生不能天天都像在過節。
或許有人會擔心:"但是,天天都會買東西,就算完成了'節慶的整理',久而久之東西又會變多,然後又會變亂了……"
不過,在完成"節慶的整理"後,"用完的東西放回定位"、"新買的東西一定要決定定位"就能毫不費力地持續下去。或許你會感到納悶,但真的就是如此。
重點就是,要先體驗過一次完美的狀態。只要一次就好,請一件一件地判斷,自己所擁有的東西是該丟掉,還是留下來,並且試著決定所有留下東西的定位。
"我最不會整理了。"
"我天生就是不會整理的人。"
這些你長久以來深信不疑的負面自我形象,都會在親眼目睹整理完房間的瞬間,一掃而空。而且,"原來我也做得到!"這種自信與自我形象的戲劇性變化,會為往後自己的行動帶來變化,甚至迫使生活態度本身也產生變化。
只要戲劇性地體驗過一次整理完畢的完美狀態,就不會想再回到以前亂七八糟的情況。當然,連正在讀這本書的你也一樣。
因此,來上我課的學生都不會再變亂。或許你還是覺得有點困難,但沒有關係。
我之所以會說整理不難,是因為處理的對象是物品。丟掉、移動東西,做這些事本身非常簡單,不管是誰都做得到。況且整理一定有終點,當你決定好所有物品的定位,那一瞬間就是終點。而且這與工作、念書或運動不同,完全不需要跟別人比較,基準完全操之在己。無論是誰,只要整理,就能體驗"最棒的自己"。而每個人都以為最困難的部分——"持續",其實是多餘的動作,因為東西的定位只要決定一次就夠了。
或許你會感到驚訝,我現在完全不整理自己的房間,因為我已經整理好了。
我如果非整理不可,也頂多一年整理一到兩次,而且一次只花一個小時。如今我過著安穩又幸福的生活,反觀國、高中時,每天不管怎麼整理都整理不完的經驗,簡直令人難以置信。
我現在最幸福的時刻,就是在空氣清新、安靜舒適的空間裡,泡一壺溫熱的花草茶,回想今天一整天的大小事。環顧四周,牆上掛著國外買回來的、我喜歡的畫作,房間的角落擺著可人的鮮花。就算房間不大,但只要擺滿讓自己心動的東西,在這樣的房間裡生活,就能讓我感到幸福。
你不想過這樣的生活嗎?
別擔心,只要學會正確的整理方法,任誰都能擁有這樣的理想生活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