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後疫情時代的家居園藝愛好

  • The Editor
  • Dec 31, 2022
  • 2 min read

經過三年疫情封閉,居家隔離,居家辦公,不少人關在家裏也沒有閑著,紛紛培養了新的愛好。有人愛上烹飪、買了新的廚具,有人看書喝茶、陶冶性情,也有人買了小清新的室內綠植,爲家裏添點自然氣息,植物儼然成了許多人隔離生活的好夥伴。



有一項研究指出,園藝活動有助於提升心理健康。根據美國佛羅裡達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,園藝活動有助於降低人們的壓力、焦慮感,起到抗抑鬱作用。


研究人員找來32名年齡介於26至49歲的女性,每一位參與者都有抑鬱症或焦慮症病史。她們被分爲兩組,一組參加每週兩次的園藝課,另一組參加藝術課,一共持續八週。 在園藝課中,參與者可以學習如何辨別不同的種子、播種、移植,最後收穫和品嚐自己種植的可食用植物。藝術課則涵蓋繪畫、拼貼、版畫和造紙等技術。每位參與者需要填寫一系列測量情緒、焦慮、壓力水平和抑鬱症狀的問卷。結果表明,從事園藝和藝術活動的參與者,在心理健康方面都有相似程度的改善。然而,"園藝工作者"顯示出的焦慮程度,卻是略低於"藝術家"。


研究結束後,參與者不僅對課程表達了喜愛,更打算回到家後繼續種植植物。研究作者Charles Guy教授表示,"園藝活動可幫助改善抑鬱症患者的心理健康,而健康的人群,也可以通過園藝來提升心理健康"。 園藝和藝術活動都涉及學習、規劃、創造力和身體力行,從科學的角度而言,這使得它們比閲讀等靜態活動更具有可比性。若未來有更大規模的研究,可以更好地説明園藝與心理健康變化之間的關係。

至於為什麼綠色植物讓人們感覺良好,研究人員假設這可能與"人類進化"有所聯繫。植物對人類有著天然的吸引力,因為數千年來人類一直依賴植物作為食物和住所。所以下次當你感覺憂鬱或不開心的時候,去一趟花圃、帶一盆綠植回家吧!這肯定對改善心情有所幫助。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