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你對極簡生活的誤解

  • The Editor
  • Dec 31, 2022
  • 3 min read

"極簡生活主義"的出現,提倡的是減少物質和慾望的操縱,還有更為重要的 -- 使心靈專注在重要的「選擇」上。



雖然資訊發達,但還是很多懶得去找的人把極簡主義者誤解為……極簡主義者有嚴重的潔癖!極簡主義是強迫症重症患者!極簡不就教人如何省錢?許多人之所以會有以上的誤解,都只是看到極簡主義者的表面。極簡並不是叫你減少、減少再減少。


真正的極簡主義者只有一個特質:懂得問自己:我是什麼人?

在日常生活中,很多人接觸不同的人之後,都會費盡心思去想了解清楚他/她是什麼人?性格是什麼?會有什麼興趣?喜歡做什麼、買什麼、玩什麼?卻從未有一刻想過:" '我' 是什麼人?"


認清自我需求,有明確的目標

實行極簡過後的景象,只是憑著3點去做選擇:最必要、最簡單、最好。

出色的人往往能夠把焦點放在他/她認為重要的事情上,重大的決策上不多做、不少做,剛剛好就是最好。極簡主義者的目標清晰明確,也知道自己的時間非常重要,不必把焦點目光放在毫不重要的日常事項中。


1996年,Apple正處於垂死邊緣,當時的董事會決定,把已經離開的創辦人之一Steve Jobs回來擔任CEO。在1997年,當時他上任不久,便終止公司60%以上原本正在發展的項目,廢掉90%他認為沒必要繼續發展的產品。他說:"創新並不是一切都說Yes,而是只保留有用的功能,其他一切都說No"。


出色的人靠的就是減少不必要的思考,快與慢對他們來說都不重要,專注在他們認為可行的決策上,然後全力以赴,達到他們理想的終點。


減少無用社交

很多時候,因為出於禮貌或者責任感的原因,經常在自己也不太情願下,以客套說話或者阿諛奉承與人交際,長久下來,也許會失去了自己真正的感受,令自己身心疲憊不堪。試著當交際的時候,感受一下自己的心,舒服、開心?還是想離開呢?

讓人際關係變得簡單,就是找到最適合相處的一群人;在相處時,與其擔心別人怎樣看你,更需要在他們面前展露出真正的性格,自然表現自身的行為、交談,讓大家知道你是什麼人。絕不需要刻意經營人際關係,當你慢慢學會拒絕令你不舒服的,必然能遇上一群令你真正快樂的,不要再對難為自己的"心"了。


做合適自己的選擇

今天你看到新上架的名牌包包系列,心癢癢,是不是該行動了?不過你有沒想過"囤積"各個品牌各個包款背後的意義是什麼?

  • 朋友都買了,哪次不買?

  • 這是今季最流行的IT BAG!

額外的消費只是一時買、一時爽。不只是名牌包包,要是今天花一大錢只是為了得到幾句讚美,值得嗎?如果覺得沒問題,希望你也能明白,往後亦只能靠花更多不必要的錢去獲得這種認同感。的確這樣的花費,最後你會擁有很多東西,覺得除了讚美,我還真的實實在在抓著這些東西,不過包圍著你身邊的物品,真正在用的又佔了百分之幾?


You need it or you want it? 假設不是最必要,你肯定覺得多一雙筷子是必要、多一個條毛巾是必要、多一個包包?好像也是必要,結果所謂必要的東西越來越多,最後覺得必要不肯去扔,通常就得了囤積症。


話說回來,極簡並非是死省勤儉的一族,很多人會認為極簡主義者就是"苦行僧",買甚麼東西都要貨比十家,一定只買最便宜的。撇除品牌效應,一分錢一分貨也是必然,所以即使價格再高,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,請選擇最好的,畢竟最好的東西使你效率更快、更耐用,要是便宜好幾倍的貨,但損壞的頻率變高,浪費時間去買新的之餘,結果花的錢反而更多。極簡主義者明白追求快樂不是靠多餘的外在裝飾、物品去襯托,而是有正確的心態和習慣,做合適自己的選擇,好讓自己活在當下。
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